【第318期】出刊時間:2010-08-16

親愛的讀者,您好:

成功經營企業的道理其實不容易掌握,絕非大多數商業書和暢銷書作者說的那回事。舉例來說,市場上每年會出版數百本新書,基本上都不出下列同樣的主題:

步驟一:告訴你績優企業鮮為人知的經營秘訣;

步驟二:研究成功企業成就卓越的原因,然後把這些觀念應用在自己的公司;

步驟三:這麼做可以讓你贏得競爭優勢,因為競爭對手不了解這些觀念。

 

雖然這些商業書作者努力地把一家企業的成功經驗總結出成功之道,但是在現實上根本不存在這種達成高績效的捷徑。想要成功,絕對不能只把對其他企業有效的方法,直接套用在自己的公司,反而必須深入思考,採取更睿智周全的作法。

 

從各種財經新聞的報導中,我們很容易發現「光環效應」這種現象。如果某家企業的獲利豐碩、營業額成長,大家就會自然而然認定,這家企業的文化一定是有力且活躍、領導人非常傑出、產品品質很好,而且供應鏈的效率極高。同樣地,只要某家企業宣布獲利衰退的消息,大家就會認定這家企業一定是內部失和、溝通不良,而且公司上下士氣低落。人類因為天性使然,往往會根據自己認為可靠的些微線索妄下結論。 

 

美國思科系統公司在1990年代末期,公司市值維持了5年的漲勢,達到4,500億美元,當時有許多書籍、雜誌報導以及商學院的個案研究,都是以思科為主角,內容也都是在陳述思科採取了哪些正確措施,以及分析思科成功的原因。後來,思科的股價一路下滑,從2000年4月的每股80美元,跌到2001年4月的每股14美元。這時原本吹捧的財經媒體開始刊登一系列報導,宣稱思科股價之所以下滑,是因為該公司驕矜自滿。之後的發展就像是為了讓劇情更完整一樣,思科的股價在2003年開始驟然回升,許多人都為思科的「浴火重生」表示喝采。在上述三個階段中的各個階段,所有關於思科的報導都提出同樣的分析、同樣的經營策略,用這些分析和策略來證明思科市值為什麼會增加、又為什麼會減少。唯一合理的解釋是,記者和分析師從來沒有真正確切了解,影響公司績效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,但是他們為了填滿雜誌版面,趕上截稿時間,所以不得不發表評論。

 

成功的因素往往是企業無法掌控的,在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中,沒有什麼必勝公式可以保證讓企業成功。然而這項事實,反而會對專業經理人更為有利,因為這表示公司永遠會需要靠優秀人才來作複雜的決策。經營績效原本就不是輕鬆可得,必須一步一步思考判斷來提高勝算。擺脫商業迷思,可以避免浪費大家的時間和精神,把心力放在真正帶領公司或個人成長的關鍵要素上。請各位讀者跟著《光環效應》作者羅森維的腳步,一起破除商業上常見的錯覺與迷思。

商智文化 編輯部敬上

 

《光環效應》

光環效應和其他經營錯覺

錯覺一:光環效應

驅動企業績效的動因,

往往是根據先前績效歸納得到的特質。

錯覺二:相關性和因果關係的錯覺

兩件事情也許有相關性,

但我們常無法判斷前後因果關係。

錯覺三:單一解釋的錯覺

錯覺四:按圖索驥的錯覺

錯覺五:嚴謹研究的錯覺

錯覺六:永續成功的錯覺

錯覺七:絕對績效的錯覺

錯覺八:孤注一擲的錯覺

錯覺九:組織物理學的錯覺

企業績效並非依循

自然界的恆常法則運轉,

雖然我們渴望凡事有確定性和規律性,

不過仍無法像科學般精準地預知結果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微笑葳葳 的頭像
    微笑葳葳

    微笑葳葳

    微笑葳葳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